在《誅仙》小說中誅仙劍是世間最強的法寶,也是書中正道第一大門派青云門的鎮派神劍,青云門掌門道玄真人曾利用其多次擊退強敵的入侵,可以說沒有誅仙劍就沒有青云門。誅仙劍在青云山上使用的時候每次都伴有誅仙劍陣,其規模之大足以覆蓋青云山七峰,可以說是大規模殺傷敵人的利器,那么規模如此之大的誅仙劍陣依靠的是什么來維持的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去小說中尋找答案,在小說中道玄真人第一次使用誅仙劍的時候,書中有重點描述,根據這個描述我們可以知道誅仙劍陣除了主劍的紫氣從通天峰后山而來,其他六色均來源于青云山其他六峰,原文如下:第八十二章:古劍誅仙
突然,通天峰后山處,幻月洞府方向,一道紫氣雄雄而起,直照在水麒麟和它頭頂的道玄身上。片刻之后,從遠方各處,看那方位,竟是從青云山其他六座山峰的不知名處飛來的六道燦爛奇光,分做:黃、青、赤、綠、橙、藍六色,一起籠罩在了一起,最后七道奇光,匯聚到道玄手中直到此刻已然燦爛奪目的古劍誅仙之上。
那也就是說誅仙劍陣的威力來源于青云七峰,真是這樣嗎?其實并不是,因為山峰在《誅仙》小說里到處都是,比青云山高大的山峰多的是,如果只是借用山峰的威力青云門也成不了正道第一大門派。既然威力不是來源于青云七峰,那為什么七峰會有紫,黃,青,赤,綠,橙,藍七色冒出來匯聚在誅仙劍上呢?
根據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在青云七峰上尋找答案,整本書翻完除了通天峰后的山幻月洞府,青云其他六峰沒有什么特殊之處,那答案顯而易見就在這幻月洞府內了,在張小凡進入幻月洞府的時候有一段這么描寫的,原文如下:第二百五十五章:天道
半晌,張小凡緩緩收回了目光,震驚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向前看去,在荒涼的戈壁之上,他前方不遠處,確有一座祭壇,深灰巨石為座,八面俱有臺階,上下七層,祭壇之上有七根巨柱,分為七色,每一根高數十丈,環抱需三人方可合圍,普通人在這祭壇之上,看去直如螻蟻一般渺小。祭壇中央,還有一只形式古拙的古鼎,此刻,卻是有一個人背靠著古鼎,滿面都是疲倦之色,看上去蒼老無比,正向張小凡看來。
張小凡的身子,赫然一震,這看上去蒼老無比的人,赫然正是當今的青云門掌教道玄真人。
從這里就能看出這個祭壇應該和誅仙劍陣有著很大的關系,不然的話道玄真人在遭到反噬后,不會無緣無故跑到這里的,我們順著線索往下看,果然發現了祭壇和誅仙劍之間的聯系,原文如下:
“既然你這么沒用,那就讓我送你去見你師傅把,哈哈哈哈”道玄真人此而而獰笑聲中,用力握緊了誅仙古劍的劍柄,瞬間,整座巨大的祭壇為之一顫,一股充沛之際的力量爆發出來,祭壇之上,那七根巨大的石柱像是受到召喚,逐一亮了起來,光芒越來越盛,最后化作七道七彩紅光,耀眼奪目,直沖天際。
惶惶紅光沖天而起,插入深紫云層,頓時祭壇上空的厚重云層發生了變化,無數的云層開始急速旋轉,電芒此起彼伏的在云層之中閃爍著,慢慢裂開了一道巨大的裂口,露出了天穹上的真容。
這里能看出道玄真人在使用誅仙劍的時候,祭壇是有反應的,那就是說明這個祭壇肯定不是普通的祭壇,應該是誅仙劍的力量來源,那七個柱子可能相對應的是青云七峰,順著這個思路我們接著往下看,果然驗證了猜想。原文如下:
而當誅仙古劍驅動七根巨柱光輝射上天際之后,那七色虹光瞬間穿過了云層融入幻月之上,頓時,那幻月光輝大盛,七色光芒閃爍不停,片刻之后,竟是在半空之中幻化出了一把七彩氣劍,所過之處,所有的烏云都紛紛躲避消散,直有不可一世之威勢。
七色氣劍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那就是誅仙劍陣施展的時候主劍的樣子,在七色氣劍的主持下,會下起七色劍雨,這也就是誅仙劍陣施展的樣子。
那么答案顯而易見了,誅仙劍陣的威力來源于幻月洞府內祭壇,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誅仙劍只能在青云山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了,因為誅仙劍陣的驅動離不開這個祭壇,其所有的威力都源于這個祭壇,如果離開了青云山,那么誅仙劍的威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